冒渎
拼音: | mào dú |
注音: | ㄇㄠˋ ㄉㄨˊ |
冒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冒渎
(1) 冒犯;亵渎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冒黷”。
国语词典:
冒犯、亵渎。《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也作「冒突」。
网络解释:
冒渎
- 1、汝不应采取任何冒渎圣域的行为。
- 2、尔等无知鼠辈亦敢冒渎天兵?欺我王朝兵马?今教尔等戴罪立功,赚开城门,事成后让尔等与家人团聚,否则城破之日必灭尔等满门。
- 3、虽然阿里山一向是邹族人的传统猎场,但是族人却绝不靠近圣山,以免冒渎组灵。
- 4、大胆!汝竟敢冒渎天颜,罪不容赦!禁卫何在,给我把他拿下。
- 5、逸云大吃一惊,赶忙诚意正心,向枯藤躬身一礼,说道“晚辈打搅前辈仙居,多有冒渎。
- 6、龙叔本能地觉得这个想法的冒渎,所以及时止住了声音。
字义分解
- 拼音mào,mò
- 注音ㄇㄠˋ,ㄇㄛˋ
- 笔划9
- 繁体冒
- 五笔JHF
- 五行水
mào
1.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
mò1. 〔冒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