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
拼音:tōng jī
注音:ㄊㄨㄥ ㄐ一
词性: 动词

通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缉tōngjī

(1) 指公安或司法机关通令在一定范围内抓捕在逃犯

对二犯发出通缉令
order the arrest of a criminal at large;list as wanted

引证解释:

⒈ 执法机关通令各地搜捕在逃犯人。

清林则徐《驻防妇女傅察氏逃走案审明定拟折》:“全顺辗转传闻,误以通缉为通融,写入禀内。”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人家现在通缉我。我背了坏名声,我一辈子出不了头。”

国语词典:

法院通令各地方捉拿在逃的人犯。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或受刑人逃亡或藏匿而不知其所在时,得通缉之。但如知悉逃亡或藏匿的处所,则应拘提,不得通缉。通缉,应以通缉书通知附近或各处检察官、司法警察机关;必要时得登载报纸或以其他方法公告。被通缉的人,称为「通缉犯」。

网络解释:

通缉

  • 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在逃的犯罪分子通令缉捕的紧急侦查措施。通缉的对象包括罪该逮捕尚未拘留、逮捕时逃跑的和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两种情况。通缉的形式是向有关地区发布通缉令。由县以上公安机关发布,超出自己管辖地区范围的通缉令,要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将被通缉人捕捉归案的法律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将被通缉人扭送公安政法机关处理。通缉令应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逃走时的着装打扮、体貌特征和简要案情。有照片的要附照片。
    • 1、他因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污,被警察通缉在案。
    • 2、在一楼的老人居然是个隐藏了多年的通缉犯,这件事轰动了整个社区。
    • 3、我局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顺藤摸瓜,终于捕获了那个通缉犯。
    • 4、那些通缉犯正四处窜逃。
    • 5、尽管警方一再通缉,他仍然贼心不死继续作案,终于难逃法网被捕入狱。
    • 6、让通缉要犯藏匿于自家,无疑是引狼入室,自寻死路。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jī,qī
    • 注音ㄐㄧ,ㄑ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KBG
    • 五行

    1.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2.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3. 古同“辑”,收集。

    1.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