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里
拼音:dū lǐ
注音:ㄉㄨ ㄌ一ˇ

阇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街巷。

引证解释:

⒈ 街巷。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故蜀孺老得扶携悉入成都。闍里皆满,户所占地不得过一牀,雨则冒箕盎自庇。”

网络解释:

阇里

  • dū lǐ ㄉㄨ ㄌㄧˇ
  • 阇里(闍里)
  • 街巷。《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故 蜀 孺老得扶携悉入 成都 。闍里皆满,户所占地不得过一牀,雨则冒箕盎自庇。”
  • 字义分解

    • 拼音dū,shé
    • 注音ㄉㄨ,ㄕ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FTJ
    • 五行-

    1. 城门上的台:阇城。

    shé

    1. [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