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
拼音:là yuè
注音:ㄌㄚˋ ㄩㄝˋ
词性: 名词

腊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腊月làyuè

(1)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the 12th lunar month;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引证解释:

⒈ 农历十二月。

《史记·陈涉世家》:“腊月, 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
唐骆宾王《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诗:“緑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腊月的日子格外易过,不觉又到了新年。”
丁玲《母亲》三:“曼贞赶回来的那天,已是腊月中旬了。”

国语词典: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间举行腊祭,故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

网络解释:

腊月 (节日)

  •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 1、他的一番话像腊月的冰块掉进我的心坎,登时心灰意冷了。
    • 2、寒冬腊月的,你在外面要多穿一点衣服。
    • 3、寒冬腊月的你都要出去游荡?还是呆在家里面吧。
    • 4、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 5、寒冬腊月对我们的意志品质是一个极大地考验。
    • 6、你说,待到寒冬腊月时,就陪我去看那场飞天雪地吧。

    字义分解

    • 拼音là,xī
    • 注音ㄌㄚˋ,ㄒ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EAJG
    • 五行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