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辟
拼音:cháng pì
注音:ㄔㄤˊ ㄆ一ˋ

常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固定的法规。

引证解释:

⒈ 固定的法规。

《魏书·刑罚志》:“礼训君子,律禁小人,举罪定名,国有常辟。”

网络解释:

常辟

  • 词语解释
  • 固定的法规。《魏书·刑罚志》:“礼训君子,律禁小人,举罪定名,国有常辟。”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H
    • 五行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