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
拼音: | bái guī |
注音: | ㄅㄞˊ ㄍㄨㄟ |
白圭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白珪”。
古代白玉制的礼器。
比喻清白之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珪”。
⒉ 古代白玉制的礼器。
引《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
⒊ 比喻清白之身。
引唐沉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沉受先《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国语词典:
白色的玉石。《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也作「白圭」。
网络解释:
白圭 (战国时期商人)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与白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