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事
拼音:shèng shì
注音:ㄕㄥˋ ㄕˋ

圣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圣人之事。谓孔子弟子学习的成果和表现。 2.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该教认为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具体内容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尽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圣洗)与圣餐(圣体)为圣事。

引证解释:

⒈ 圣人之事。谓孔子弟子学习的成果和表现。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孔子门徒,‘达者七十二,而各得圣人之一体’,是圣事有剖判也;又云‘ 颜渊具体而微’,是圣事有厚薄也。”

⒉ 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该教认为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具体内容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尽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圣洗)与圣餐(圣体)为圣事。

许地山《缀网劳蛛》:“别的事情,也许她会忘记,惟独这圣事是她所不敢忽略的。”

网络解释:

圣事

  • 基督教各派的礼仪。又称圣礼。基督教认为圣事都源于《圣经》,并为耶稣所定立。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圣事有7种:圣洗(洗礼)、坚振、告解、圣体(圣体血)、终傅、神品、婚配。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简化了原有的七种圣事,一般只保留了洗礼及圣餐。英国圣公会还保留了婚配。少数新教派别不承认所有圣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