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之明
拼音:lí lóu zhī míng
注音:ㄌ一ˊ ㄌㄡˊ ㄓ ㄇ一ㄥˊ
词性: 成语

离娄之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离娄:古代人名,视力很好。比喻视力极好
  • 1、虽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
  • 2、“离娄之明,公孙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3、《孟子·离娄》篇首句“离娄之明”,离娄即是离朱。
  • 4、“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5、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6、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BMC
  • 五行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 拼音lóu
  • 注音ㄌㄡ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VF
  • 五行

(1)(形)〈方〉(身体)虚弱:他的身体可~啦。

(2)(形)〈方〉(某些瓜类)过熟而变质。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Lóu)姓。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