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
拼音: | bāng rén |
注音: | ㄅㄤ ㄖㄣˊ |
邦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国人;百姓。 2.诸侯。 3.乡里之人;同乡。
引证解释:
⒈ 国人;百姓。
引《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沉辽《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方文《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⒉ 诸侯。
引《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⒊ 乡里之人;同乡。
引《韩诗外传》卷十:“臣麦丘之邦人。”
宋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高启《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吴廷华《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网络解释:
邦人
字义分解
与邦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