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
拼音:guì zi shǒu
注音:ㄍㄨㄟˋ ㄗˇ ㄕㄡˇ
词性: 名词

刽子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刽子手guìzishǒu

(1) 斩首的行刑者。比喻屠杀人民的人

无论那种铁器,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威尼斯商人》
headsman;executioner

引证解释:

⒈ 执行死刑的人。

宋严羽《答吴景仙书》:“其间説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监斩官并刽子手二人来见太公,二人言奇怪事。”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带一个刽子手,一刀把这奴才的狗头斫下来。”

⒉ 泛指以各种方式杀人的凶手。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李林甫 ……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于是一时的‘抗战将军’显出了青年刽子手的本来面目。”

国语词典:

以执行死刑为业的人。

网络解释:

刽子手 (汉语词语)

  • 刽子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uìzishǒu,也称行刑者,是古代对于从事直接处决犯人的职业的人的一种称呼。 刽子手也可以用来当作骂人“卑劣”的意思。
    • 1、那么,是什么家庭产生了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呢?
    • 2、够阴暗,在你看来那就是一个断头台,而那些穿着苍白衣服的刽子手会随时要了你的命。人们说医院是
    • 3、这些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
    • 4、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
    • 5、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更熟悉努尔哈赤、成吉思汗这些屠杀无数汉人的刽子手的"英雄事迹",而对自己本民族的英雄一无所知。何其悲哉!
    • 6、你这个刽子手,日本人的汉奸,你害死那么多人,血债要用血来还。

    字义分解

    • 拼音guì
    • 注音ㄍㄨ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CJ
    • 五行

    (动)〈书〉割断。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