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
拼音: | zhǔn zhí |
注音: | ㄓㄨㄣˇ ㄓˊ |
准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准直
(1) 准绳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准绳。参见“準绳”。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田事既飭,先定準直,农乃不惑。”
郑玄注:“準直,谓封疆径遂也。”
孔颖达疏:“準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封疆有界限,径遂有阔狭,皆先平均正直之,故云‘準直,谓封疆径遂。’”
宋范仲淹《明堂赋》:“布农事於準直,习舞德於和平。”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二》“分当相直”:“《月令》曰:‘先定準直,农乃不惑。’準直即準绳也。”
网络解释:
准直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n
- 注音ㄓ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準
- 五笔UWYG
- 五行土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