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ǎ chū shǒu |
注音: | ㄉㄚˇ ㄔㄨ ㄕㄡˇ |
打出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把
为中心,由数人
下把
配合,作抛掷接踢武器的特技表演。多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等。打出手时,以打击乐作“出手锣鼓”伴奏。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戏曲的武打表演程式。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一种艺术手段。也叫做“出手”。它以一个角色为中心,同其他几个角色相互配合,作抛掷传递武器的特技,并用打击乐烘托气氛,形成种种舞蹈性的惊险场面。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盗仙草》等。少数武生、武净戏里有时也用打出手,如京剧《铁笼山》、《取金陵》等。
⒉ 方言。谓动手打架。
例如:大打出手。
国语词典:
戏剧中互相投掷传递武器的技巧,称为「打出手」。
如:「他俩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网络解释:
打出手
- 1、他,有时候笑容满面,有时候又大打出手,你说像不像说变就变的老天爷的脸。
- 2、那两个朋友竟然在小人的挑拨下,竟然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 3、他们两口子在家大打出手。
- 4、几个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因一点矛盾而吵闹起来,最后双方大打出手,致使几个人受了伤。
- 5、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相煎何急!
- 6、他仗着人多势众大打出手。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与打出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