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
拼音:qiáng miàn
注音:ㄑ一ㄤˊ ㄇ一ㄢˋ

墙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
墙壁的外层。

引证解释:

⒈ 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

《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覩见。”
《宋书·武帝纪下》:“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
《旧唐书·阎立本传》:“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儕流。”
宋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两朝事体,正如墙面;虏中情伪,分毫不知。”
清黄宗羲《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盖作者之精神,尽在於表,使推者易於为力;今既不可尽载,而徒列推法,是则终於墙面而已。”

⒉ 墙壁的外层。

国语词典:

墙的表面。

如:「他的房子里,墙面上均挂满了自己的作品。」

网络解释:

墙面

  • 墙体的表面,一般在室内装修时提到比较多。墙面装修处理一般是刷漆或者粘壁纸。
    • 1、每款文化石都有多种造型的模,墙面外形重复率低。
    • 2、玉城,一座近百米高的塔型建筑桀骜孤寂伫立在市中心。金属构架交织成一道又一道阶梯,两两交缠着从地面直汇入塔尖。红色烈火云纹一圈圈的盘绕在墙面之上,从苍穹之巅往下俯视,反射的金属光芒似是能将这些云纹点燃。
    • 3、墙面清楚地写着危墙两个大字。
    • 4、对镶贴瓷砖外墙面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体可行的防治措施。
    • 5、比较空旷、光线明亮的空间,墙面主色调应以浓暗色调为主,显得空间饱满;反之,空间狭窄时,墙面主色调应以冷亮色调为主,显得空间有延伸感。
    • 6、在光滑素雅的墙面上,也可挂置用柴、草、苇、棕、麻等材料做成的编织物。

    字义分解

    • 拼音qiáng
    • 注音ㄑㄧㄤ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FFUK
    • 五行

    (名)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壁|~根|~基|~头|~纸|城~|高~|围~|铜~铁壁|狗急跳~。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