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杖
拼音: | jǐ zhàng |
注音: | ㄐ一ˇ ㄓㄤˋ |
脊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
引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引唐张平叔所奏《盐法条件》:“连状聚众人等,各决脊杖二十。”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云台道士》:“一夕,道士梦为官司所録,送五道将军殿中,并追马勘鞫,狱具,各决脊杖七十。”
《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国语词典:
古代一种以木杖鞭挞人脊背的刑罚。
网络解释:
脊杖
字义分解
- 拼音jǐ
- 注音ㄐㄧˇ
- 笔划10
- 繁体脊
- 五笔IWEF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椎。
(2)(名)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