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
拼音:chǎng diàn
注音:ㄔㄤˇ ㄉ一ㄢˋ

厂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名。在北京市和平门外。辽时名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北京市和平门外。 辽时名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参阅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

网络解释:

厂甸

  • 原为明、清琉璃窑前一片空地,称厂甸。民国六年即地建海王村公园,过去每年旧历正月初一在此附近设摊售货,游人云集,即所谓“逛厂甸”。今厂甸仅存小巷。一般所谓“厂甸”泛指“海王村公园”附近地带。
  • 厂甸其位置就是现在东、西琉璃厂之间十字路口东北角的中国书店所在地,即1917年正式开放的海王村公园旧址。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ǎng,ān
    • 注音ㄔㄤˇ,ㄢ,ㄏㄢ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DGT
    • 五行

    chǎng

    1.  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

    2.  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

    3.  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

    4.  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

    ān

    1.  同“庵”,多用于人名。

    hàn

    1.  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

      • 拼音diàn,tián,shèng
      • 注音ㄉㄧㄢˋ,ㄊㄧㄢˊ,ㄕ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LD

      diàn

      1.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2. 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3. 治理。

      tián

      1. 古同“畋”,打猎。

      shèng

      1. 古同“乘”,古代划分田、里的名称。

      与厂甸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