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家
拼音:kè jiā
注音:ㄎㄜˋ ㄐ一ㄚ

克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谓能承担家事。
指能继承家业。

引证解释:

⒈ 本谓能承担家事。

《易·蒙》:“纳妇吉,子克家。”
孔颖达疏:“子孙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

⒉ 指能继承家业。

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清钱谦益《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之三:“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
朱自清《“歧路灯”》:“但这个败子,本来并非败子,他父亲竭尽心力,原想他成为一个克家的令子;而他自己也时时在理欲交战中。”

国语词典:

能承担家事,继承家业。

网络解释:

克家

  • 克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本谓能承担家事。
    • 1、本报杭州消息赶了一阵时髦后,杭州不少丁克家庭又悄然回归传统。
    • 2、臧克家对新诗的新格律体诗、半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的押韵进行了探索,有些诗有一定的格律美,节奏分明,声韵和谐。
    • 3、克家先生多病,打认识他的时候起,就知道他是个“病包儿”,肺不,心脏也不,瘦弱,外出参加集会总是回回都要早退,需要休息的。
    • 4、臧克家的诗歌理论虽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
    • 5、默多克家族庞大传媒帝国的最初模型,是他从父亲手上继承的一家澳大利亚报社。
    • 6、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jiā,jie,gū
    • 注音ㄐㄧㄚ,˙ㄐㄧㄚ,˙ㄐㄧ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EU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