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夷
拼音:děng yí
注音:ㄉㄥˇ 一ˊ

等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等;同辈;同等的人。 2.匹比。 3.辈分或等级的差别。

引证解释:

⒈ 同等;同辈;同等的人。

《韩诗外传》卷六:“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
《史记·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家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
《周书·赵贵传》:“初, 贵与独孤信等皆与太祖等夷。”
《金史·国用安传》:“明日, 用安乃出见使者,跪揖如等夷。”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卷四:“近世贵贱无等,舆臺厮养视縉绅如等夷。”

⒉ 匹比。

唐孟郊《同年春宴》诗:“塞鸿絶儔匹,海月难等夷。”
宋司马光《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六宫之内,无与等夷。”

⒊ 辈分或等级的差别。

清刘大櫆《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其学以诚为本,遇人无等夷,一待以肫恳之怀。”

网络解释:

等夷

  • 基本信息
  • 词目:等夷
  • 拼音:děng yí
  • 注音:ㄉㄥˇ ㄧ
  • 1、同等,同辈或同等的人。《韩诗外传》卷六:“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史记·留侯世家》:“ 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家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 布 闻之,则鼓行而西耳。”《周书·赵贵传》:“初,贵与独孤信等皆与太祖等夷。”《金史·国用安传》:“明日,用安乃出见使者,跪揖如等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卷四:“近世贵贱无等,舆台厮养视缙绅如等夷。”
  • 字义分解

    • 拼音děng
    • 注音ㄉ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FFU
    • 五行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