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
拼音:zhì niǎo
注音:ㄓˋ ㄋ一ㄠˇ

鸷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鸷鸟zhìniǎo

(1) 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birds of prey

引证解释:

⒈ 凶猛的鸟。如鹰鹯之类。

《孙子·势》:“鷙鸟之疾,至于毁折者,势也。”
唐杜甫《醉歌行》:“驊騮作驹已汗血,鷙鸟举翮连青云。”
元刘永之《江滨小警胡居敬助教来访雨中有述》诗:“慈乌低避雨,鷙鸟急衝寒。”

⒉ 燕的别名。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燕》:“鷰,一名神女,一名天女,一名鷙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燕》:“能制海东青鶻,故有鷙鸟之称。”

国语词典:

性情凶猛的鸟。

网络解释:

鸷鸟

  • 鸷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ì niǎo,英文翻译是birds of prey,意思是凶猛的鸟。出自《本经阴符七术》:“散势法鸷鸟”。
    • 1、当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把祢衡吹成“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 2、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摇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 3、过分的惊慌会使一个人忘怀了恐惧,不顾死活地蛮干下去;在这一心情之下,鸽子也会向鸷鸟猛啄,即使面对死神无情的镰刀,也要做猛烈的抗争。莎士比亚。
    • 4、而且多年未见,他已经彻底领悟‘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的道理,将自身隐藏得越来越深。
    • 5、“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6、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VYG
    • 五行

    (形)〈书〉凶猛:~鸟|阴~。

    • 拼音niǎo
    • 注音ㄋ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YNG
    • 五行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