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
拼音:yǎng zhèng
注音:一ㄤˇ ㄓㄥˋ

养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涵养正道。

引证解释:

⒈ 涵养正道。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唐李邕《春赋》:“散归閒之召父,隐养正之姜牙。”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毋輒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

  • 1、蒙以养正,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
  • 2、多读书以养胆气,少忧虑以养心气,戒发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惟谨慎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须慷慨以养浩气,胸豁达以养正气,傲冰雪以养骨气,当忍让以养和气,应谦恭以养锐气,莫懈怠以养志气。
  • 3、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习以成性,有若自然,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 4、多读书养才气,厚德善举养清气,温和处事养和气,重情重义养人气,诚实守信养底气,淡泊名利养正气,善待亲朋养贤气,见义勇为养浩气!
  • 5、其次在于“蒙心养正圣功也”。
  • 6、思想斗争的开展是培养正气压倒邪气。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