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惟
拼音:fú wéi
注音:ㄈㄨˊ ㄨㄟˊ

伏惟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伏惟fúwéi

(1)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维”。

⒉ 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汉扬雄《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为天下主。”
晋李密《陈情事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⒊ 表示希望,原望。

唐韩愈《贺皇帝即位表》:“臣闻昔者尧、舜以吁嗟,君臣相戒,以致至治……伏惟皇帝陛下仪而象之,以永多福。”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伏维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花月痕》第十四回:“万里长途,伏维自爱。”

国语词典:

俯身思想。是下对上的谦敬之词,多用于奏章、书信。

词语翻译

英语
to lie prostrate, to prostrate oneself (in veneration)​
法语
se prosterner (en vénération)​, formule de politesse : je pense humblement que...

网络解释:

伏惟

  • 伏惟,汉语词汇。
  • 拼音:fú wéi
  • 释义: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 1、景仰前徽之忱,崇德报功之章,虔申昭告,伏惟尚飨。
    • 2、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 3、伏惟陛下日角龙颜,膺乐推之运,参天贰地,居揖让之期,亿兆宅心。 
    • 4、伏惟陛下躬唐虞之德,存道颐神,逍遥物外,宫居之名,当协叡旨。
    • 5、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 6、“闻君欠安,其症凶险,诚惶诚恐,顿首顿首……逝者已矣,於乎哀哉,伏惟尚飨。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WYG
    • 五行

    (1)(副)单单。

    (2)(副)只是。

    (3)(助)〈书〉用在年、月、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