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
拼音: | shí luó |
注音: | ㄕˊ ㄌㄨㄛˊ |
莳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莳萝
(1) 伞形科草本植物(Anethum graveolens),羽状复叶,花黄色,叶和种子具香味,用于泡菜和其它食物的调味
英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花小形,黄色,果实椭圆形。用以调味,亦可入药。
引《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分明恶草蒔萝,也甚名花登架去。”
国语词典:
植物名。繖形科前胡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约二、三尺。叶为羽状的丝裂片,夏开黄色花,茎叶为我国的传统香料。果实呈椭圆形,黑褐色,气味芳辛,无毒。主治小儿气胀、健脾、开胃气、壮筋骨等。
网络解释:
莳萝
- 1、黄瓜丁用厨房餐巾纸抹干水份,和莳萝一起加入酸奶中。
- 2、希腊菜肴使用了一些香料多于其他地中海菜做的事:牛至,薄荷,大蒜,洋葱,莳萝和月桂叶湾。
- 3、莳萝,欧芹和水芹作为餐食的一部分是要用叉食用的。
- 4、香草种类也相当丰富,如鼠尾草、莳萝、迷迭香、细叶芹、百里香和罗勒。
- 5、把莳萝洒在黄瓜片上,来做三明治添料。
- 6、另一份是煎鸭润糜羔搭希腊葡萄,红洋葱,莳萝及八角茴香晶。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shí
- 注音ㄕˋ,ㄕˊ
- 笔划10
- 繁体蒔
- 五笔AJFU
shì
1. 移植:莳田。
2. 栽种:莳花。
shí1. 〔莳萝〕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椭圆形,可做香料,亦称“小茴香”。
2. (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