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
拼音: | bó rén |
注音: | ㄅㄛˊ ㄖㄣˊ |
伯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晋周顗的字。元帝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永昌元年,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导赴阙待罪。顗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何处置顗,导不答,敦遂杀顗。后导知顗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引证解释:
⒈ 晋周顗的字。 元帝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 永昌元年, 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 导赴阙待罪。
引顗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何处置顗,导不答, 敦遂杀顗。后导知顗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续范亭《吊老友杜仲虙忧国自沉》诗:“伯仁非我杀,我竟死伯仁。”
柳亚子《摸鱼儿·自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秋石女士作》词:“捫心问,慟哭新亭时候。 伯仁怜我轻负。”
- 1、那次失踪回来后,南小山解释是因病烦躁出去散心,后来他果然没再发病了,南伯仁也就没有起疑,没想他却在外闯下了祸事。
- 2、林伯仁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在热钱流入的问题上,任何在货币方面进一步紧缩的前景都只会让人觉得更应该待在中国。”。
- 3、言外之音是杨父的投海自尽刘德华难逃其责,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 4、因此,一行的伙伴应力阻朋友酒后驾驶,不存侥幸心理,否则就是“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 5、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楚轩对杨香香的死一直心怀愧疚,若不是当初的他让她伤心欲绝,她也不会急于离开那个伤心地,更不会遭遇空难,香消玉损。
- 6、东晋名臣周顗周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顗。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伯
- 五笔WRG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bà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与伯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