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辞措意
拼音: | qiǎn cí cuò yì |
注音: | ㄑ一ㄢˇ ㄘˊ ㄘㄨㄛˋ 一ˋ |
词性: | 成语 |
遣辞措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引证解释:
⒈ 谓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引作“遣词措意”。
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国语词典:
说话或行文时的措辞、立意。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也作「遣词立意」。
网络解释:
遣辞措意
字义分解
- 拼音qiǎn
- 注音ㄑㄧㄢˇ
- 笔划13
- 繁体遣
- 五笔KHGP
- 五行金
(1)(动)派遣;打发:差~|调~|派~|驱~|先~|调兵~将。
(2)(动)消除;发泄:排~|消~|~闷。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辭
- 五笔TDUH
- 五行金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