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庐
拼音:diàn lú
注音:ㄉ一ㄢˋ ㄌㄨˊ

殿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殿旁庐幕﹐为朝臣候朝及值宿之所。

引证解释:

⒈ 指殿旁庐幕,为朝臣候朝及值宿之所。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殿庐幕次:三省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尚书省官为一幕,御史臺为一幕,中司则独设椅子,坐於隔门之内;惟翰林学士与知开封府同幕。”
《宋史·真宗纪一》:“﹝开封尹、皇太子赵恒﹞殿庐幄次在宰相上,宫僚称臣,皆推让弗受。”
明高启《读史·董仲舒》诗:“早奏文章直殿庐, 茂陵还復访遗书。”

网络解释:

殿庐

  • 殿庐,指殿旁庐幕为朝臣候朝及值宿之所,出自《石林燕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diàn
    • 注音ㄉ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殿
    • 五笔NAWC
    • 五行

    (1)(名)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宫~。

    (2)(动)在最后:~后。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NE
    • 五行

    (1)(名)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

    (3)(L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