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况
拼音: | bǐ kuàng |
注音: | ㄅ一ˇ ㄎㄨㄤˋ |
比况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与类似事例进行比照。
比拟。
引证解释:
⒈ 与类似事例进行比照。
引《汉书·刑法志》:“其后姦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寖密。”
唐权德舆《杂诗》之二:“魂交復目断,縹緲难比况。”
《新唐书·牛僧孺传》:“精金古器以比况君子。”
⒉ 比拟。
国语词典:
与旧事例相比喻参酌。
网络解释:
比况
- 1、表比况的述补结构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中有相应的表达式。
- 2、本文围绕摹状喻词和比况助词的选择、复句形式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等几个方面,对由复句形式构成比况结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 3、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没有比况助词作为标志的表比况的短语。
- 4、当然,这样的比况,或许会引发诸多的联想。
- 5、中间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标点符号隔开的比况表达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形式。
- 6、用现在来比况古代,那是不现实的。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比
- 五笔XXN
- 五行水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