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论
拼音:tóng rì ér lùn
注音: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ㄌㄨㄣˋ
词性: 成语

同日而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相提并论。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相提并论。

《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之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汉徐干《中论·智行》:“汉高祖数赖张子房权谋以建帝业,四皓虽美行而何益夫倒悬?此固不可同日而论矣。”
《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网络解释:

同日而论

  •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同日而论的近反义词

    • 1、在很多人眼里斗兵跟斗士,完全不是一个阶别的,不可同日而论
    • 2、就比人灵境是一杯水,而现如今却是一盆水的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论
    • 3、现如今,有着武伎的威力,再带着一丝地灵力,其威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论,击败对方也属稀松平常。
    • 4、那是皈依我佛前,不能同日而论
    • 5、本来这道神符,只有真言境的无上大能方才能够摧毁,但是这渡劫时的劫云,威力无穷,拥有破解一切法术的效果。
    • 6、这次和三个月前已不可同日而论,只见他枪若矫龙狂舞,人似飞凤轻盈,长枪在他四周舞成一片幻影,到后来已渐渐看不出哪里是人哪里是枪了。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tòng
    • 注音ㄊㄨㄥˊ,ㄊ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GKD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tòng

    1. 〔胡同〕见“胡”。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