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口舌
拼音:shì fēi kǒu shé
注音:ㄕˋ ㄈㄟ ㄎㄡˇ ㄕㄜˊ
词性: 成语

是非口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是指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引证解释:

⒈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乾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网络解释:

是非口舌

  • 是非口舌,读音shì fēi kǒu shé,汉语成语,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出自《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 1、禁是非口舌官司符、见官府符、打管司符……。
    • 2、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 3、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 
    • 4、水气重之风水位主是非口舌,龙龟在位能化口舌兼加强人缘,有部份龙龟法器之背部是活动的,可将之掀起,放入茶叶及米粒,可加强其效应。
    • 5、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则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
    • 6、砍树摸雀作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来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GHU
    • 五行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