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统
拼音:zhèn tǒng
注音:ㄓㄣˋ ㄊㄨㄥˇ

镇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镇守统辖。 2.清代军队编制中"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引证解释:

⒈ 镇守统辖。

《三国志·魏志·徐宣传》:“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宜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
《晋书·李特载记》:“推特行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其弟流行镇东将军,以相镇统。”

⒉ 清代军队编制中“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网络解释:

镇统

  • 镇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zhèn tǒng,意思是镇守统辖。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QFHW

    (1)(动)压;抑制:~纸|~痛。

    (2)(动)安定。

    (3)(动)用武力维持安定:~守|坐~。

    (4)(名)镇守的地方。

    (5)(名)行政区划单位;一般由县一级领导。

    (6)(名)较大的市集。

    (7)(动)把食物、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起或放在冷水里使凉:冰~汽水。

    (8)(Zhèn)姓。

    (9)〈书〉

    (10)(副)时常:十年~相随。

    (11)(形)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日(整天)。

    • 拼音tǒng
    • 注音ㄊㄨ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YCQ
    • 五行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