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uán róng |
注音: | ㄩㄢˊ ㄖㄨㄥˊ |
词性: | 名词 |
元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元戎
(1) 主将
引证解释:
⒈ 大的兵车。
引《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朱熹集传:“元,大也。戎,戎车也。”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驍骑十万,元戎轻武,长轂四方,雷輜蔽路。”
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元戎十乘,驱卫霍於前军;甲士三千,列孙吴於后殿。”
⒉ 大军。
引《史记·三王世家》:“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开禁仓以振贫穷。”
《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折衝绥远。”
颜师古注:“元戎,大众也。”
宋苏轼《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出总元戎,作先声於士气;入为环尹,寓军政于国容。”
清秦松龄《杂感》诗:“关陇车书此日同,相公拜命领元戎。”
⒊ 主将,统帅。
引南朝陈徐陵《移齐王》:“我之元戎上将,协力同心,承禀朝謨,致行明罚。”
唐柳宗元《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以谋画佐元戎,常有大功。”
《老残游记》第六回:“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陈毅《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泰岱。”
⒋ 军器名,弩的一种。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国语词典:
兵车。
网络解释:
元戎
元戎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昔日羌贼扰我河东,承业敕命于朝,屡屡挫贼,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今又有太子上表求情,故黜王承业为屯骑校尉,望其克忠报国,守信全身。
- 2、曹操的军队果然是训练有素,才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十万大军便已集结完毕,曹操一声令下,元戎启行,鼓声震天,浩浩荡荡,延绵十里……
- 3、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伐,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
- 4、至于元戎启辙,式候还麾,遮迾清道,神行案辔,督察来往,驰骛辇毂,驱役分部,亲承几案,领护所摄,示总成规。
- 5、韩信萧何的元戎宰相,三剑本出自一人,此人见能者则以剑授之,得天子者自然号令天下,得诸侯者则扶其主君,那得庶人剑的又有何责任?庶人剑,又为何而存?
- 6、江东基业创于孙文台将军,随其转战四方者,是为元戎,此一党也。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元
- 五笔FQB
- 五行木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