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举
拼音: | jiǔ jǔ |
注音: | ㄐ一ㄡˇ ㄐㄨˇ |
九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九次举牲。
指齐桓公九合诸侯。
多次举荐。
引证解释:
⒈ 谓九次举牲。 周天子宴请上公之礼。
引《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饗礼九献,食礼九举。”
郑玄注:“九举,举牲体九饭也。”
贾公彦疏:“食礼之时,九举牲体而食毕。”
⒉ 指齐桓公九合诸侯。
引《管子·幼官》:“九举而帝事成形。”
尹知章注:“説九合诸侯之所致。”
⒊ 多次举荐。
引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凡十辟么府,九举贤良方正。”
网络解释:
九举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2
- 繁体九
- 五笔VTN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