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
拼音:jié yòng
注音:ㄐ一ㄝˊ ㄩㄥˋ

节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节省费用。 2.节录采用。 3.谓按时节利用。

引证解释:

⒈ 节省费用。

《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墨子·节用中》:“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
宋巩丰《巩氏后耳目志·杂言》:“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莫若节慾。”
清秦笃辉《平书·人事上》:“保身之要,莫如寡欲;理财之要,莫如节用。”

⒉ 节录采用。

宋朱熹《答尤尚书书》:“誌铭之作,雄健高古,曲尽事情,虽或节用行状之词,而一经点化,精神迥出。”

⒊ 谓按时节利用。

《史记·五帝本纪》:“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张守节正义:“节,时节也……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出林原隰皆收採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

国语词典:

节减用度。

网络解释:

节用

  • 【词目】节用
  • 【拼音】jié yòng
  • 【释义】1、省费用。2、录采用。3、按时节利用。
  • 节用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就这样他们一路上省吃节用一连走了七天。
    • 2、在他们看来,节用裕民、材万物、养万民、兼利天下等功利结果,已成为“义”的实现和确证;换言之,真正的“义”,必须与现实的功利效果相联系。
    • 3、其主要内容如父慈子孝、长尊幼卑、谨身节用、齐家兴国等积淀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诸多方面,良莠并存。
    • 4、人事关系在社会上是一种资本,若要它经久,就不得不节用
    • 5、小年到,购物忙,大街小巷都走遍。各种水果都要买,鸡鸭鱼肉要备全。瓜子花生不可少,过节用品实在多。愿你小年快乐购,轻轻松松过新年!
    • 6、荀子主张富国必须强本节用,开源节流。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BJ
    • 五行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 拼音yòng
    • 注音ㄩ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ETNH
    • 五行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