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先待后
拼音: | shǒu xiān dài hòu |
注音: | ㄕㄡˇ ㄒ一ㄢ ㄉㄞˋ ㄏㄡˋ |
词性: | 成语 |
守先待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引证解释:
⒈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引清陈确《答沉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必可以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清郑燮《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復守先待后之意。”
国语词典:
承受保持先人的成就,等待后人来承继发扬。
网络解释:
守先待后
守先待后 (汉语成语)
守先待后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6
- 繁体守
- 五笔PFU
- 五行金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6
- 繁体先
- 五笔TFQB
- 五行金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 拼音dài,dāi
- 注音ㄉㄞˋ,ㄉㄞ
- 笔划9
- 繁体待
- 五笔TFFY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dāi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