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谳
拼音:yì yàn
注音:一ˋ 一ㄢˋ

议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议罪量刑。 2.指判案文书。

引证解释:

⒈ 谓议罪量刑。

《旧五代史·唐书·罗贯传》:“崇韜奏曰:‘ 贯纵有死罪,俟欵状上奏,所司议讞,以朝典行之,死当未晚。’”
宋袁燮《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顾恐自时厥后,惩创往事,议讞之际,未免刻深。”

⒉ 指判案文书。

清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网络解释:

议谳

  • 议谳,拼音是yì y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议罪量刑。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FMD
    • 五行

    (动)审判定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