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绫
拼音:liáo líng
注音:ㄌ一ㄠˊ ㄌ一ㄥˊ

缭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质地细致,文彩华丽,产于越地,唐代作为贡品。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精致的丝织品。质地细致,文彩华丽,产于越地, 唐代作为贡品。

唐白居易《缭绫》诗:“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罗綃与紈綺。”
《新唐书·李德裕传》:“﹝敬宗﹞又詔索盘条繚綾千匹。”

网络解释:

缭绫

  • 《缭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主题是“念女工之劳”。此诗以缭绫为题材,通过描述缭绫的生产过程、工艺特点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关系,表达了纺织女工劳动艰辛的同情,揭露了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全诗运用设问、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极尽描摹之能事,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独创性。
  •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o
    • 注音ㄌㄧㄠ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XDUI
    • 五行

    (1)(动)缠绕:~乱|~绕。

    (2)(动)用针斜着缝:~缝儿|~贴边。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FWT
    • 五行

    (名)绫子;像缎子而比缎子薄的丝织品:~罗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