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侍
拼音:cháng shì
注音:ㄔㄤˊ ㄕˋ

常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秦汉有中常侍, 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 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貲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国语词典:

中常侍的简称。参见「中常侍」条。

网络解释:

常侍

  • 中常侍或散骑常侍的简称。秦与西汉的中常侍,东汉以宦官充之。魏、晋以下的散骑常侍,均由士人充当。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H
    • 五行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FY
    • 五行

    (动)陪伴侍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