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疑
拼音: | chuán yí |
注音: | ㄔㄨㄢˊ 一ˊ |
传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将自己认为有疑义的问题如实告人。亦谓传授有疑义的问题。
引证解释:
⒈ 谓将自己认为有疑义的问题如实告人。亦谓传授有疑义的问题。
引《穀梁传·庄公七年》:“《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
《史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疑者则闕不传。”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未知孰是?此圣人所以慎於传疑也。”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毛跋一曰或谓,再曰或云,殆传疑之词,未可深信。”
国语词典:
研究学问时,对于有疑问不能解决的部分,不任意揣测,强做解释,而将问题保留,等待他人解决,以此强调治学的审慎。
网络解释:
传疑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