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à dū |
注音: | ㄒ一ㄚˋ ㄉㄨ |
下都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今河南洛阳故城
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
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
今江苏南京市
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北齐都邺,以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宋都开封,以洛阳为下都。
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引证解释:
⒈ 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 西周都镐京,以雒邑 (今河南洛阳故城)为下都。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誥》序云:‘ 周公往营成周 ’,则成周乃东都总名。(3) 北齐都邺,以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4) 北宋都开封,以洛阳为下都。
引河南,成周之王城也; 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
(2) 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 (今江苏南京市 )为下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⒉ 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引《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
唐武则天《归和》诗:“言旋云洞兮躡烟途,永寧中宇兮安下都。”
国语词典:
除首都以外,在别地另建的都城。各朝所指不一。如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为下都。
网络解释:
下都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下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与下都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