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脉
拼音: | gé mài |
注音: | ㄍㄜˊ ㄇㄞˋ |
革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
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注:“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四诊心法要诀上>》“浮极力革”注:“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晋王叔和《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絃。”
网络解释:
革脉
字义分解
- 拼音gé,jí
- 注音ㄍㄜˊ
- 笔划9
- 繁体革
- 五笔AFJ
gé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jí1.(病)危急
与革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