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呈
拼音: | qiān chéng |
注音: | ㄑ一ㄢ ㄔㄥˊ |
签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引叶圣陶《皮包》:“最后他看桌面。笔筒、铅笔、毛笔……几本土纸的公报和杂志,一层细细的尘埃,哪儿有什么签呈。”
王西彦《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他用哆嗦软弱的手,写了一张告假的签呈,叫大孩子送到局里去。”
国语词典:
属下对上级机关书面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较正式呈文简便。
网络解释:
签呈
- 1、在魏文馨告诉我之前,我已经看到了处罚签呈。
- 2、他手里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信封和一份水师签呈。
- 3、批阅了几份重要签呈,伸了个懒腰,缓缓起身。
- 4、其实在公司的这段时间里,她出入总裁办公室的次数也算不上太多,文件报送和签呈这类事情,自然有秘书去做。
- 5、秘书办公室里堆了许多签呈,林诺上去几次,都只见到紧闭的门扉,问了张秘书才得知他又出差去了。
- 6、何玉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将签呈给老钱过目。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13
- 繁体簽、籤
- 五笔TWGI
- 五行木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
2. 简要地写出意见:签注。签呈。签证。
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签儿。
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签。标签。
5. 粗粗地缝合起来。
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签筒。求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