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带
拼音:sù dài
注音:ㄙㄨˋ ㄉㄞˋ

素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绅。白绢缝制的大带。束于腰间,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用素带。 2.引申指贵人服饰。 3.白色的带子。服丧用。

引证解释:

⒈ 即绅。白绢缝制的大带。束于腰间,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用素带。

《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
郑玄注:“谓大带也。”
《礼记·玉藻》:“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
郑玄注:“而素带、终辟,谓诸侯也。”
《南齐书·舆服志》:“素带广四寸,朱里,以朱緑裨饰其侧,要中以朱,垂以緑,垂三尺。”
《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素带朱里青表,緑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⒉ 引申指贵人服饰。

晋陆机《百年歌》之三:“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
南朝宋鲍照《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⒊ 白色的带子。服丧用。

《南齐书·礼志下》:“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輒入,与宫官同。”

网络解释:

素带

  • 《素带》是一种汉语词汇,意思是白绢缝制的大带。出处《礼记·玉藻》。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