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平
拼音:lǐ píng
注音:ㄌ一ˇ ㄆ一ㄥˊ

理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治平,升平。

引证解释:

⒈ 犹治平,升平。

唐白居易《批百僚贺御撰屏风表》:“朕烈祖太宗,以古为镜,用辅明圣,实臻理平。”
宋王禹偁《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今幸功名以继祖禰,年享寿考,运逢理平。”
清冯桂芬《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世当理平无事之秋。”

网络解释:

理平

  • 理平,汉语词语,
  • 拼音:lǐ píng,
  • 意为治平、升平。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