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ǐ zǎo tān hēi |
注音: | ㄑ一ˇ ㄗㄠˇ ㄊㄢ ㄏㄟ |
词性: | 成语 |
起早贪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起早贪黑
(1) 早起晚睡,形容终日勤勉辛苦
引证解释:
⒈ 起得早,睡得睌。形容人的辛苦、勤劳。
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李德复《典型报告》:“这样起早贪黑地一共干了九天九夜。”
亦作“起早摸黑”。 《中国歌谣资料·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国语词典: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工作勤奋。
如:「农夫们起早贪黑的下田耕种。」
网络解释:
起早贪黑
- 1、为了革命作,他起早贪黑,不辞辛劳。
- 2、为了不给班里拖后腿,她起早贪黑的刻苦练习。
- 3、为了生产出更多的汽车,向国庆献礼,人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
- 4、为了养家糊口,摊贩们起早贪黑,辛苦作。
- 5、您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老师,您虽然十分严厉,但是您把一颗心扑在我们身上。您起早贪黑,琢磨着更的教学方法。您就像蜡烛一样,让我感到前途无限的光明,却燃烧了自己。
- 6、花点世界去感恩,为那个含辛茹苦把你抚养成人的她,为那个为了你的成长起早贪黑的她。否则,这将会是你一生的遗憾。
字义分解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起
- 五笔FHNV
- 五行木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zǎo
- 注音ㄗㄠˇ
- 笔划6
- 繁体早
- 五笔JHNH
- 五行金
(1)(名)早晨。
(2)(副)很久以前。
(3)(副)先前(表示离现在已有一段距离):我的话~说完了。
(4)(副)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5)(名)问候的话;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招呼:您~!
- 拼音tān
- 注音ㄊㄢ
- 笔划8
- 繁体貪
- 五笔WYNM
- 五行火
(1)(动)爱财;后多指贪污
(2)(动)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求多:~多|~心。
(3)(动)片面追求;贪图:~脏|~天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