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口
拼音:chàng kǒu
注音:ㄔㄤˋ ㄎㄡˇ

唱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歌唱者。 2.歌唱。 3.指杂剧。

引证解释:

⒈ 指歌唱者。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丹阳蒋璋 ……善謌。城中唱口宗之,谓蒋派,又呼之为蒋胯子。”

⒉ 歌唱。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叙述的体裁是由说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弹词,但又不十分像弹词。”

⒊ 指杂剧。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元人唱口,元气漓淋,直与唐诗宋词争衡,今惟臧晋叔编百种行於世。”

网络解释:

唱口

  • (1).指歌唱者。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丹阳蒋璋 ……善謌。城中唱口宗之,谓蒋派,又呼之为 蒋胯子 。”
  • (2).歌唱。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四:“叙述的体裁是由说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弹词,但又不十分像弹词。”
  • (3).指杂剧。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元人唱口,元气漓淋,直与唐诗宋词争衡,今惟臧晋叔编百种行於世。”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àng
    • 注音ㄔ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JJG
    • 五行

    (1)(动)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歌|演~。

    (2)(动)大声叫:鸡~三遍。

    (3)(名)(~儿)歌曲;唱词:小~。

    (4)姓。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