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
拼音:wài zhì
注音:ㄨㄞˋ ㄓˋ

外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 2.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引证解释:

⒈ 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

《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望陛下遵用仁宗、高宗故事,令侍讲之臣,仰稽《三朝寳训》所举外治数条,详悉讲明,以备观览。”

⒉ 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网络解释:

外治

  • 外治,是一个汉词,拼音wài zhì,释义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中医学名词。
    • 1、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治军之道的精要所在,是现代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一种建军治军精神和先进理念。
    • 2、结论滑动加压鹅头钉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病人可以早期离床不负重活动,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 3、并以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规范化研究,亚临床肝性脑病中医药诊治的研究,慢性肝病胁痛外治法的研究等实例说明之。
    • 4、六神丸能清热解毒,治一切无名肿毒,无论内服外治,均有特效。
    • 5、药浴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即在沐浴的温水中加入中药的煎煮液或提取物,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之效。
    • 6、目的:观察外治法治疗寒湿困脾型口疮的临床疗效。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CKG
    • 五行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