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兼肉
拼音: | shí bù jiān ròu |
注音: | ㄕˊ ㄅㄨˋ ㄐ一ㄢ ㄖㄡˋ |
词性: | 成语 |
食不兼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引证解释:
⒈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引《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 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
亦作“食不重肉”。 《史记·管晏列传》:“﹝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食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sì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兼
- 五笔UVOU
- 五行木
(1)(形)两倍的:~程|~旬(二十天)。
(2)(动)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而有之|~收并蓄|品学~优|~听则明;偏信则暗。
与食不兼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