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
拼音:liú jīn
注音:ㄌ一ㄡˊ ㄐ一ㄣ

流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沙金。

涂饰泥金。

引证解释:

⒈ 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九:“臣闻理之所开,力所常达;数之所塞,威有必穷。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结风。”
唐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謡。”
明宋濂《郑仲涵墓志铭》:“当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

⒉ 沙金。

晋潘岳《萤火赋》:“若流金之在沙,载飞载止。”

⒊ 涂饰泥金。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三:“一个姓周,著玄华冠,服緑毛帔丹霄飞裳,佩流金铃。”
元张可久《湘妃怨·武夷山中》曲:“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满药田,流金古像开香殿,步虚声未远。”
《红楼梦》第五三回:“尤氏上房,地下铺满红毡,当地放着象鼻三足泥鰍流金珐瑯大火盆。”

国语词典:

金属遇热镕化成的液状物,颜色亮丽且没有固定形态。《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四九》:「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结风。」后比喻十分璀璨或极具可塑性。如「流金岁月」是指绚烂、可塑性高的年纪。

网络解释:

流金

  • 流金:词语
  • 流金:2016年陈太源执导的动作电影
  • 流金 (词语)

  • 流金『liú jīn』
  • 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金属遇热鎔化成的液状物,颜色亮丽且没有固定形态。
  • 晋·陆机 《演连珠》之四九:“臣闻理之所开,力所常达;数之所塞,威有必穷。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结风。”
  • 唐·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 明·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当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
  • 明·宋濂 《看松庵记》:“阴颸一动,虽当烈火流金之候,使人翛翛有挟纩意。”
    • 1、天气奇热,流金铄石,连空气似乎都窒息了。
    • 2、暑寒催草木,四时如流金
    • 3、这个鬼天,真是流金铄石。
    • 4、我想起了那些流金的岁月,想起了曾经溢彩的梦想,想起那些干净温暖的男孩子和女孩子。
    • 5、过了一会吧,月亮探出薄云,冰冷的月光洒向大地,不多时就让白天铄石流金般的沙漠变成一片白雪,闪烁着银色光华。
    • 6、今年以来,在贯彻温州市委“都市化”战略中,永嘉县充分结合楠溪江不同江段的禀赋特性,因地制宜绘制开发蓝图,让一江秀水流金溢彩。

    字义分解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CQ
    • 五行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