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香
拼音: | jiǎ xiāng |
注音: | ㄐ一ㄚˇ ㄒ一ㄤ |
甲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螺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可入药,也可作合香原料。
引证解释:
⒈ 海螺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可入药,也可作合香原料。
引《新唐书·地理志七上》:“广州南海郡,中都督府。土贡:银、藤簟、竹席、荔皮……沉香、甲香、詹糖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海螺》﹝集解﹞引苏颂曰:“《南州异物志》云:甲香大者如甌,面前一边直搀长数寸,围壳岨峿有刺。其厴,杂众香烧之益芳,独烧则臭。今医家稀用,惟合香者用之。”
网络解释:
甲香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甲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