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
拼音:táng yīn
注音:ㄊㄤˊ 一ㄣ

唐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汉语。
指唐诗及其风格。

引证解释:

⒈ 指汉语。

五代齐己《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⒉ 指唐诗及其风格。

宋朱胜非《秀水闲居录》:“此陈与义《秋夜诗》也,置之唐音,不復可辨。”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学穷宋理谈偏妙,诗合唐音自不知。”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傖楚。”

网络解释:

唐音 (唐代诗歌总集)

  • 《唐音》,唐代中国诗歌总集。杨士宏编,始自元统三年(1335),成于至正四年(1344),“积十年之力而成,去取颇为不苟”(《四库全书总目》)。全书15卷,分为“始音”、“正音”、“遗响”三部分,共收唐诗1341首。《凡例》说“李、杜、韩诗世多全集”,所以不收李、杜、韩三家诗。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VHK
    • 五行

    (1)(形)(言谈)虚夸:~大无验。

    (2)(形)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名)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名)唐朝。

    (5)(名)后唐。

    (6)(名)姓。

    • 拼音yīn
    • 注音ㄧ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JF
    • 五行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