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叵罗
拼音: | jīn pǒ luó |
注音: | ㄐ一ㄣ ㄆㄛˇ ㄌㄨㄛˊ |
金叵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金制酒器。《北齐书.祖珽传》﹕"神武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窦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东坡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北史》﹐祖珽盗神武金叵罗﹐盖酒器也。"清黄遵宪《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鲈锦鸭甘芳多。"陈世宜《醉歌》﹕"手捧金叵罗﹐拾级趋山阿。"一说指饮酒用的金质吸管。
引证解释:
⒈ 金制酒器。
引《北齐书·祖珽传》:“神武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 竇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东坡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北史》, 祖珽盗神武金叵罗,盖酒器也。”
清黄遵宪《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鱸锦鸭甘芳多。”
陈世宜《醉歌》:“手捧金叵罗,拾级趋山阿。”
一说指饮酒用的金质吸管。 《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我认为,金叵罗应是饮酒用的金质吸管。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有用吸管饮酒的习惯的……至今藏族同胞饮酒仍普遍使用吸管。因此,金叵罗应是这种形状的酒器。只有这种较细的管状物, 祖珽才能把它像簪子一样插在髻上。”
网络解释:
金叵罗 (词语释义)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