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兰
拼音: | zhēng lán |
注音: | ㄓㄥ ㄌㄢˊ |
征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倏。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杜预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引证解释:
⒈ 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引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儵。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杜预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
唐元稹《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王承宗母燕国太夫人吴氏,鲁文在手, 燕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
网络解释:
征兰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8
- 繁体徵
- 五笔TGHG
- 五行火
(1)(动)走远路(多指军队):~途。
(2)(动)征讨:出~|~战。
(3)(动)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兵。
(4)(动)征收:~税|~粮。
(5)(动)征求:~稿|~文。
(6)(动)证明;证验:实物可~。
(7)(名)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候。